“我可以接受失敗,但絕對不能接受沒奮斗過的自己!”這是王小東的個性簽名。憑借著一股不怕困難的勁,他成功發明了《一種屈強比≤0.8的MG500級錨桿鋼及其生產方法》,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。
“親力親為”與“趁熱打鐵”是王小東的顯著標志。他從事技術崗位工作10余年來,一步一個腳印,扎根一線,躬身實踐,深入探索,每逢研發生產時,總是全程跟蹤軋制過程,先后成功解決新品研發過程中關鍵元素控制、精準設計冶煉、氣體含量把控、組織性能調控等工藝難題。
在錨桿鋼開發初期,面對產線調試頻繁、工藝控制、延展性等問題,他開啟24小時全天候在線監控模式,為了“趁熱打鐵”總結經驗,在現場跟蹤過程中,他總會在隨身攜帶的小本本上詳細記錄,在無數個不眠不休的夜晚,通過反復總結、提煉,全過程跟蹤錨桿鋼生產30余次,及時調整工藝參數以穩定產品質量,有了發明專利“一種屈強比≤0.8的MG500級錨桿鋼及其生產方法”的靈感:傳統的生產方法錨桿鋼屈強比指標不達標,鋼筋強度指標越高,屈強比越難達標,那么是否能夠有什么改進方式呢?
為了驗證內心的疑問,王小東不斷地請教行業專家、查找相關資料、查閱相關論文、現場做實驗......一有時間就鉆研,找相關知識來驗證自己的方案,每天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研發生產線上度過的,經常在錨桿鋼產線上一呆就是一整天,到晚上12點半才回家,即使是回到家中,一有新的想法,他就像打了雞血一樣,立刻記錄下來,生怕過后忘記了,為的就是把這個方案做得更加完美。
一個多月后,他終于設計出屈強比≤0.8的MG500級錨桿鋼及其生產方法方案,并在領導和團隊的幫助下,順利通過國家專利局的修改、答辯。歷時16個月,王小東終于拿到了國家發明專利證書。“在接到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回復之前,我內心是很忐忑的,會有焦慮和不安,但是當收到授權通知書的那一刻,什么辛苦、焦慮都煙消云散了,覺得以前那些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王小東感慨的說。
獲得一項國家專利,并不能阻止王小東探索的腳步,除了該發明專利以外,他帶領團隊人員提煉布局了《一種多用途棒材冷剪前輥道蓋板裝置》《一種屈服強度650MPa級以上高強度抗震鋼筋及生產方法》《一種700MPa級高強度低屈強比熱軋帶肋鋼筋及其生產方法》等多件專利,扎實落實了“產品研發+核心關鍵技術保護”的要求,提出了基于螺紋鋼生產線生產Φ50mm-Φ70mm圓鋼的解決方案,為進一步開發大規格圓鋼奠定了基礎,填補了省內空白。
“人很隨和,做事認真、堅持執著。”身邊的同事這樣形容他,只要是他喜歡做的,決定做的事,他都會一直堅持做下去。他帶領的線材研發團隊,個個身手不凡,是同事眼中一群了不起的“鋼鐵戰士”。他竭力做好“傳幫帶”,落實品種工程師負責制,將線材研發團隊業務骨干人員與品種鋼產品一一對應,培育線材研發科技創新青年人才隊伍,做到因人制宜、人盡其才,黃鵬、金培元等90后先后成長成才,承擔主要H08A、ER70S-6等重點研發課題并負責產品開發和質量管控,全力提升產品實物質量。
據介紹,王小東帶領團隊先后組織開發制定YQ-82B、JQ-ER70S、JQ-H08A等客戶定制化標準8項,焊絲鋼ER70S-6Φ6.5mm母材經一次拉拔后可以達到0.8mm;線材拳頭產品 YQ-YL82BФ12.5mm,實現24小時急速出廠發貨,通過去釩降錳、控軋控冷,噸鋼降本40元/噸;酸洗YL82B產品實現工藝合金降本30元/噸;焊接用鋼盤條 H08AФ6.5mm,實現噸鋼降本46元/噸,每年為企業創造效益260余萬元。(創新研究院 王仲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