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質煤氣分析室,29歲的高靜正熟練操作著氣相色譜分析儀,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被她迅速轉化為評價高爐煤氣的“診斷報告”。半年前,還在為“學非所用”而焦慮的她,如今已成長為質檢專業一名“技術新星”,擔任水質煤氣分析班班長。從迷茫到自信,她的蛻變正是龍鋼公司“人才森林”計劃的一個縮影。
解煩惱:把訴求變成教學清單
“培訓絕不能走形式,必須圍繞公司當前重難點工作和急需解決的難題,了解訴求和期盼……”就日常培訓工作,該單位黨總支書記強調。
按照“干什么就重點學什么,缺什么就重點補什么”的教學思路,該單位積極了解職工訴求,將職工的工作“煩惱”作為教育培訓工作高效開展的一項“必答題”,提高工作自信。3月份以來,該單位先后組織開展“AI技術應用”“材料金相分析技術”等針對性、實用性學習指導2次。同時,建立線上技術交流平臺,對工作中遇到的各類難題第一時間溝通、解答,提高全員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努力打造一支不僅能精準化驗各工序產品質量,更能出具工藝“診斷報告”的質檢專業隊伍,為公司降本增效工作提供技術支撐。
搭臺子:讓每顆種子都找到破土的方向
“以前總覺得工作能力不被看見,職級晉升像走迷宮,其實是自己沒有真正步入‘可視賽道’。”高靜所說的“賽道”是檢驗計量中心為培養、挖掘青年人才搭建的“成長平臺”。
為了讓優秀人才“破土而出”,該單位緊盯發展所需,堅持把“硬舉措”拿出來,讓“好苗子”動起來。鼓勵青年人才積極參與各類公開競聘、人才檢閱等,展示自身優勢及能力,讓“真實力”被大家“看得見”。定期組織開展化驗分析、廢鋼驗收、計量維修等專業技術比武活動,讓他們在歷練中壯筋骨、長才干。經過一系列培養,已有5名青年人才通過技術比武、人才檢閱、公開競聘等方式被挖掘出來,并快速成長為專業技術骨干。
挖潛能:把金點子變成真效益
“我可以參與礦中毛細水、負離子水的測定方法開發、技術研究。”“開發電石發氣量測定方法的項目交給我吧……”會議室里大家正在積極認領青年人才托舉項目。
為打造一支“人人渴望成才、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盡展其才”的“一專多能”檢驗計量專業人才隊伍,該單位緊盯人效提升目標,活用青年人才托舉、職工創新創效成果申報等各類創新平臺,積極開展“三新三小”、小改小革、“五小”創新等技術創新創效活動,加快“技能操作”向“技術研究”轉變,挖掘全員內在潛能,提升自身價值。將創效成果作為人才評價的重要依據,與個人績效掛鉤,營造出人人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,讓“金點子”“好辦法”紛紛變成“金果子”“真效益”。
如今,在龍鋼公司檢驗計量中心處處能感受到“人才生態”的蓬勃脈動:實驗室里閃爍的檢測儀器與青春臉龐交相輝映,每人至少掌握一項檢驗計量國家標準,并能倒背如流,會議室的白板上產品質量檢驗流程清晰明了,各級人員學習筆記本里密密麻麻的批注承載著薪火相傳的溫度。(龍鋼公司 喬苗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