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的禹華園小區秋陽杲杲。夏時蓊郁的樹木還很茂盛,卻沒能阻擋陽光肆意灑下。樹蔭下三三兩兩閑話家常的老人安靜從容、步調緩慢,透露著悠閑、舒適的神情。小區沒有特別的景致,一棵無花果樹和別的樹一樣郁郁蔥蔥,但它卻承載著小區人們生活變遷的見證。
97年:村莊和房東
從西軋籌建開始,廠子旁邊那安靜落后的村莊慢慢開始熱鬧。房價也隨著軋鋼工人的入住漲了起來,村里每天都有村民騎自行車三輪車吆喝賣菜,單獨開灶的也算是方便。大家都是剛剛從學校出來,對工作、對生活都充滿新鮮、充滿干勁。就連老廠長說“這個月工資不發了,每人先借50元飯票哈”大家也只是淡淡一笑,繼續干活。每逢重大節日,廠里都會安排聚餐,發免費餐券,從飯堂師傅手里接過一份小酥肉時,心里很幸福。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,大家都很年輕,大家都有信心,都有夢想......
終于投產,給大家伙分平房了。對于已經熟悉的村莊和房東有點不舍,休假是還會去轉轉。看見房東叔叔剪下一地的無花果樹枝。“怎么剪下了,不要了嗎?”“太多了,發的枝太多”“好養嗎?能插的活嗎?”“能,這玩意見水就活了”,撿起一枝,插在平房的門前。閑時澆水侍弄,看它一點點的成長。
98-05年:平房和菜地
當時的小區還沒有禹華園這個名字,就在進大門東邊有兩棟低層樓房,其他三面都是很簡單的平房,中間都是空地,好多年長的工人在那兒墾荒種菜。
慢慢工作忙了,村里也去的少了,只有那枝無花果還是很精心的澆水,看護,真的長得很好,平房門前很多蔬菜,無花果顯得很別樣,會讓我們想起在村里的日子。
隨著企業發展,單位要給平房加蓋廚房。這樣就需要把無花果往前移一移,有些擔心,不過還是順利的,依然茁壯著。每到結果的時候,左右鄰居大人小孩都很好奇,很喜歡。
2005年,平房的一批人搬入單元樓房。大家之間有很多不舍,一起上下班,一起帶孩子,一起生活,奮斗;孩子們一起玩耍嬉戲的時光,讓所有人搬家的心情不是很高興;默默的,各自收拾各個小家的東西;往常大家總是一起談論產量,談論生產指標,聊聊孩子生病該怎么辦、韓城面食怎么做等等,還有無花果怎么辦呢?舍不得,只好給后邊入住平房的同事反復叮嚀,這個很好養,只要澆水就好,很好養,只要澆水就好!
06年以后:禹華園和高樓
企業發展建高層住宅樓,平房要拆掉,無花果又沒有去處了?心里有些傷感,朋友提醒,移到中心花園邊吧,和一位阿姨商量,就移到她家樓下的草坪邊上,就這樣,無花果現在的位置也已經十多年了。
移栽分枝后,兩棵茂盛的無花果,像兩把綠絨傘撐在那兒,樹干有碗口粗,葉子又寬又大,像張開的手掌,綠葉挨挨擠擠的,一陣風吹過,葉子來回晃動,發出“嘩嘩啦啦”的響聲。
自從住進單元樓房,大家見面的次數少了,聊天的機會少了。企業在飛速發展,大家也一直在進步。就像無花果一樣,默默成長,頑強不屈,無私奉獻,無論環境怎么變化,中間有淚水汗水,都必須昂起頭,挺起胸,堅定向前!(韓城公司/許久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