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生命的意義本不在向外尋取,而在向內的建立。”
《悉達多》這本書的作者赫爾曼·黑塞,是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作家,也是一位漂泊、孤獨、隱逸的詩人,黑塞為了寫成這本《悉達多》,苦思冥想殫精竭慮,甚至一度痛苦到生不如死。弗洛伊德說:“藝術家是介于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間的一種人,如果他們沒有自己的創作活動,將淪為精神病,他們通過創作,成功實現了自我救贖。”黑塞顯然是后一種,他洗脫自己經受過的靈魂折磨,提煉為一部部煌煌巨作,流芳百世、光照千秋。
讀完此書已經很久很久,但書評一直無從下筆,不是沒什么能寫,而是感悟太多了,它篇幅不長,但讀完總感覺讀了很多本書。它是悉達多的成長故事,充滿了哲學感悟和不一樣的心理學,它是一本教導好書,提供了學習的方法論,它又像一本詩集,柔和又深刻地展開對自然的頌歌,平靜又沸騰地表露對世界萬物的熱愛……我的思維無論飄到哪,它總能有觸動我的點,我需要哪方面的素材,他就會提供給我哪方面的價值。甚至覺得,以我此前的經歷,并不足以用來真實理解到深層次的內容,始覺經歷尚淺,還需在此后的人生中反復品讀,深入思考,常讀常新。
《悉達多》這本書篇幅很短,但極富哲思,書中的悉達多,并非佛陀喬達摩悉達多,他是追求個性解脫之道的婆羅門之子,書中的思想也不像佛學的思想,更像黑塞本人求證悟道的感受,這本書無關教義,唯一相關的,和眾多教義與哲學一樣,都是關于“我”的命題,當然,就如叔本華所言:“宗教是穿著外衣的哲學”,所有思考本就殊途同歸。這本書用虛構的悉達多的一生講述了世間之理,但像我這樣的普通人,注定一生在塵世欲望的海洋中浮浮沉沉,不可能真的超脫擁抱萬物,但書中,悉達多拒絕跟隨佛陀,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,給了我很大共鳴。道無常法,悉達多有悉達多的,我有我的,你有你的,凡塵俗世之中,一切你覺得對的,并讓你幸福的,都是大道。在悉達多的經歷和不斷的提問中,我仿佛看到了自己,總覺得他說出的每個想法,都是我心底里模糊的、隱而未現的問題。“他開始感到,他可敬的父親和其他智慧的婆羅門已將他們大部分思想傳授給他,而他依舊靈魂不安,心緒不寧。他充滿渴望的精神容器仍未盛滿。洗禮雖善,但那只是水,不能洗滌罪孽,滿足焦渴的靈魂,撫慰畏懼的心靈。”我現在的狀態就是“總覺得有些許迷茫”,但努力工作,認真生活便是目標,但總覺得我還有很多事沒做,還有很多使命沒有完成,但又不知是什么,怎么做?我們被傳授知識,學習技能,但為什么很多人從小明白很多大道理,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?我們要做的是聽從智者們的勸告,按大道理踏踏實實地生活,還是勇敢地去經歷,去感受,去創造自己的智慧?
看完這本書我好像找到了內心深處缺失的東西。我需要去經歷,去感受,去勇敢地探求我自己的阿特曼。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尋自己的路上,但我們尋找自我不是為了什么最終的標準答案,而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認識自己,認識這個世界,接受它,再繼續向前走。這個世界沒有正確的道路,人生沒有正確的選擇,你能做的是讓你的選擇變得正確,先去經歷,勇敢地去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,入世才能出世,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結果,不是正確的道路,而是經歷,經歷后的沉淪、撕碎和重生,這個時候的自己會更為自己著迷吧。(閆藝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