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無私,是用廣闊胸懷撰寫遠大志向。有一種博愛,是用點滴汗水滋潤幸福生長。廉潔的品格古已有之,寫的是無私為民、公道正派。博愛的精神早有榜樣,那一年一度伴隨著滾滾春雷來到我們身邊的雷鋒紀念日,正無言且深情地訴說著這一切。
廉潔是守護公平正義,走好人間正道。雷鋒精神是心懷他人,無私奉獻,是毫不利己、專門利人。兩種品格,一個高尚宏闊,一個細致入微,彰顯的是對集體、對社會的熱愛,對人民、對黨和國家的忠誠。兩種品格意義深遠,體現的是優秀品質和良好美德。還記得廉潔的典范谷文昌,做了多年“泥腿子”書記,改變了當地老百姓艱辛異常的生活現狀,卻連老百姓送來的一張樸素的餐桌都不肯要。還記得廉潔的榜樣焦裕祿,改變蘭考的現狀,難得的一碗大米飯舍不得全給孩子吃,卻給了來治沙的大學生。更不用說我們心中早已熟知的革命先烈,李大釗去世前身上只有一塊銀元,方志敏在獄中寫下《清貧》,還有肚子里只有草根的楊靖宇等等。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后人,如何做到廉潔,怎樣才是廉潔。這便有了如今“問渠那得清如許?為有源頭活水來”的清廉干部隊伍。
清廉,是為黨為公為人民。雷鋒精神,便是這“為民”的內涵中寫下的一首令人感動的小詩。雷鋒曾在日記中寫道:“我們吃飯是為了活著,可活著不是為了吃飯。我活著是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,是為人類的解放事業——共產主義而斗爭。”那個年代,沒有網絡教我們如何遣詞造句,沒有太多參考書籍能夠給他提供參考,而這些話,是雷鋒內心深處的感悟和內心深處的信念與表達。或許有人說,雷鋒所做的都是最普通的小事,相較于那些高山仰止的奉獻與付出有差距。但是,雷鋒做的點點滴滴天長地久的小事,積少成多、積流成河,助人為樂已融入他的行動與血脈,這份甘愿奉獻、甘做人梯的舍己為人,就足以令人仰視與崇敬。
廉潔,是謹言慎行,重在約束。奉獻,是舍己為人,重在付出。這兩種品格在每個人心中都有深深的烙印,也有清晰的輪廓。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光陰的流轉,它們會不斷散發出馨香,讓人生更加充滿希望,讓和諧與美好成為時刻奏響的新樂章。(龍鋼公司 趙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