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龍鋼公司,“人人爭創最佳實踐,人人爭當最佳實踐者”的熱潮澎湃涌動。員工們保持著活躍的創新思維,積極投身到降本增效的探索中,“好點子”在這片生產的熱土上不斷涌現。看似平凡無奇的奇思妙想,卻如同神奇的種子,在他們的努力實踐下,結出了降本的“金果子”。
妙手回春,降本有術見真章
微信運動步數20000以上,維修工申振偉每天不是在設備點檢的路上,就是在小計小改的現場。這不,在對老區上料皮帶機頭溜槽檢查時,他發現溜槽落料點斜面鋼板破損,極易出現漏料現象。
針對這種情況,老申馬上聯系崗位人員召開“諸葛會”,經過反復論證、多方求證,他們發現不僅要對破損的溜槽鋼板進行修復,還需采取措施避免其頻繁受力,如果在溜槽落料點處存些料,不就能保護鋼板不破損了嗎?這一“重大”發現,使他們腦洞大開。
制作一定傾角的剩料臺,將其固定在溜槽上?老申的這個想法一出,頓時讓大家興奮不已。事不宜遲,說干就干!在工段長的帶領下,他們分頭行動。有的查圖紙負責剩料臺的形狀和大小測算,有的拿工具準備負責技術改裝,經過一番切割下料、精準焊接,一件凝聚著大家智慧和汗水的“新耐磨臺”成功誕生。經過連續多天的上料運行觀察,改造后的溜槽“耐磨臺”效果顯著。其形狀小巧,不僅大幅延長了鋼板的更換周期,降低了設備維護費用,而且從根本上杜絕了溜槽落料點鋼板的破損問題,有效防止了因鋼板脫落而導致的皮帶撕裂事故,為生產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精工細作,軸瓦煥新綻生機
不久前,煉鋼新區除塵風機軸承座振動、溫度異常,這一現象引起了除塵工長張軍鋒的注意。他立即組織維修技術人員到現場查看,決定對風機軸承座進行開蓋檢查。當軸承座拆開后,仔細查看發現軸瓦內側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坑,如果不處理,便可能引發連鎖反應,影響整個生產流程。
“軸瓦出現這種情況,通常需要更換全新的軸瓦,而一副新軸瓦的采購費用高達5萬元。”技術人員在仔細鑒定后說道。就在眾人都默認更換新軸瓦這一方案時,張軍鋒卻提出了不同的想法:“我們先嘗試修復,實在不行再換新的,能省一點是一點。”他的提議引發了大家的思考。
在張軍鋒的帶領下,維修團隊迅速行動起來。“只有想不到,沒有做不到”,秉持著這種信念,他們全身心投入軸瓦的修復工作中。經過近兩個小時的不斷打磨,軸瓦內側達到平滑平整的要求,他們重新進行裝配調試。當風機再次緩緩啟動,熟悉而穩定的運轉聲傳來,監測數據顯示,風機振動恢復正常,軸溫也降至合理范圍。此舉保障了煉鋼工序的穩定生產,為企業直接節約了5萬元的設備采購費用,真正實現了降本增效的目標。
變廢為寶,廢品逆襲成良品
近日,該工序維修人員決定對混鐵爐爐下罐車軌道隱患進行整改,當報廢的軌道取除后,鋪好新軌道,有人準備用新的鋼板料制作壓板和墊鐵,被維修主管趙雷制止。
趙雷說道:“修舊利廢,節支增效!我們平時收集的邊角料這次可以派上用場。”維修團隊充分利用現場施工的邊角廢料,依據其厚度、大小等特性,制作加工軌道壓板和墊鐵。經過他們的巧手改造,這些邊角廢料搖身一變,成為維修輔材的成品料,極大提高了邊角廢料的附加值,為企業節約了材料費用。
“節約一分不嫌少,浪費一分都是多。”這是龍鋼公司始終秉持的節資降耗理念。龍鋼人積極自發地融入降本增效主戰場,聚焦生產過程中的各類難題,齊心協力、攻堅克難,以實際行動助推企業提質增效、挖潛降本工作有序推進。(龍鋼公司 秦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