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漢鋼公司動力能源中心積極探索“匠心+創新”為核心的育人模式,以黨建引領、創新機制、人才培養為主要抓手,推動人才建設不斷走深走實,為企業自主管理、人才支撐和創先爭優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創新培訓模式,黨建引擎促管理提升
該中心創新“黨建+班組”建設模式,建立“一個黨員帶一個班組”的“一帶一”工作模式,打通基層黨建和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發展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“我們選拔班組長,必須通過測評考評、民主推薦、組織考察等方式,精心選拔組織能力強、業務素質高、能樹立大局意識的職工擔任,實行優勝劣汰,促進基層一線班組管理水平提升。”氣體車間副主任講道。
同時,該中心穩步推進“三個結合”,釋放班組戰斗力。通過創建黨員示范崗、黨員突擊隊、開展黨員承諾踐諾活動與提升班組管理水平緊密結合,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與班組實踐活動緊密結合,黨員“創先爭優”活動同班組的崗位技能練兵活動緊密結合,引導黨員創先爭優、攻堅克難,增強了班組的戰斗力,調動了班組成員的工作積極性。
提升個人能力,創新機制拓激勵渠道
該中心針對培養機制容易流于形式、難見實效的“痛點”“堵點”,以多種激勵方式提升個人的能力素養。組織班組長赴陜北礦業神南學院班組長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學習,通過素質能力拓展、組織調研座談、研討分享交流、安全演講比賽等等,全方位提升班組長個人能力。
“從一名運行工走上管理崗位要感謝車間給予的平臺和成長機制,讓我有了目標、有了方向。”余凈珀頗有信心地說,“我一定不斷強化技能,為單位創造更多效益。”
與此同時,根據班組人員結構特點,動力能源中心大力實施《班組長及以上后備人才隊伍“師帶徒”培養方案》,強化各車間發展的后備人才支撐。
“系統做好人才梯隊建設,是充分發揮師帶徒在技術技能傳承、培育人才方面的有效做法,為高質量發展儲備了數量充沛的后備人才。”中心負責人如是說。
截至目前,該中心共有近20名職工獲得注冊安全工程師任職資格。
弘揚工匠精神,厚植沃土結人才碩果
人員素質提升是班組建設強大的內生動力。該中心以理論武裝頭腦,用實踐錘煉本領,在氣體車間建立煤氣教育培訓實訓基地,開展崗位實操大練兵,做好教育培訓大文章。
在今年一季度中心組織的員工素質能力提升競賽中,氣體車間大學生蘇文浩獲得了第一名。“車間有平臺,讓我們在真刀真槍的練習中提升技能。”蘇文浩說。
為弘揚工匠精神,該中心推進各班組崗位技能競賽,加大競賽獎勵力度,由各車間工程師命題,組織崗位職工開展理論、實操考試。通過班組合并、定期輪換、操檢合一培訓等方式,有效促進班組資源的集中配置,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。鼓勵職工積極參加各類技能競賽,全面提升車間各班組間的競爭力,先后有近百名崗位工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具有了中、高級技能等級,1名職工獲評“漢鋼工匠”,多名職工獲評“漢鋼公司崗位技術能手”。(漢鋼公司動力能源中心 吳 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