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來,漢鋼公司鐵前系統以高爐管控管控為中心,把“降”字堅持到底,把“增”字落到實處,不斷深挖降本增效潛力,持續釋放極致能效,全力推動各項經營指標再上臺階。
構建“數智化”激活“一池水”
“我們積極推進系統集成數字智能化運維監控、一體化資源配置、可視化智控等先進技術于一體,運用數智化技術打開高爐‘黑匣子’。”漢鋼公司煉鐵工序積極推進工序智能化、管理信息化、數據資源化建設,為高爐提前調劑提供數據支撐,改變人為經驗調劑,實現了由“經驗”煉鐵向“數智”煉鐵的跨越。
漢鋼公司積極探尋智能化燒爐系統,采用尋優算法,設計空燃比最合適的摻燒區間,降低煤氣消耗量,確保風溫的供給,有效降低噸鐵能源成本。另外建成爐缸侵蝕預警系統,對高爐爐缸爐底安全工作狀態的檢測和報警,實現了爐缸爐底磚襯溫度的自動采集、濾波、存儲、分組以及展示;并根據實時采集的磚襯溫度,自動對爐缸爐底溫度場、侵蝕內型及渣鐵殼變化進行計算、監測、顯示及報警,從而實現對爐缸爐底工作狀態的在線監測,為高爐長周期穩定安全運行提供保障。
精打“鐵算盤”抓實“降本點”
“高爐穩定順行,是實現鐵前降本增效的前提和保證。對于爐料結構及用料配比的調整而言,只有在高爐穩定順行的基礎上,才能為提高指標打基礎。”漢鋼公司煉鐵工序負責人對鐵前降本工作進行了深入解析。
面對降低鐵成本這場硬仗,漢鋼公司煉鐵工序落實“三個量化”要求,圍繞降低硅偏差、提煤降焦、節能降耗等方面,強化各工序間的剛性銜接,精準調整關鍵工藝技術參數,聚焦爐溫、堿度及出鐵環節管控,促進降本增效。同時該工序主動與外圍保障部門配合,充分利用本地礦高鈦資源優勢,以球團配加高鈦礦和2%煉鋼灰及內部灰,降低含鐵料成本3元/噸。此外對廠內區域尾渣、鋼渣等料種做到百分百回吃,讓高爐吃上優質的經濟料,實現了指標的有效改善和成本的顯著降低。
爭當“多面手”催開“效益花”
“以前,高爐燃料比與低硅冶煉這兩項指標一直處于相互制約、彼此影響的狀態。如今,通過高爐精細化管理以及精準化管控手段的有效實施,這兩項指標已然轉變為相互促進、協同發展的關系。”為進一步破解制約低成本生產的瓶頸問題,該單位積極鼓勵職工發揮專業技術優勢,圍繞優化指標、增盈創收等環節,大力開展技術革新、科技創新等創效活動,同時制定了與績效相匹配的薪酬分配模式,進一步增強了全員“效益增、收入增,效益降、收入降”的意識。此外,該單位橫向圍繞高爐噴煤比、硅偏差、煤氣利用、工序成本等重點指標細化分解任務措施,縱向實施分廠級、作業區級、班組級“三級”攻關推動各項指標取得新突破,逐步形成全員參與降本的管理模式。12月份鐵前降本硬仗累計降本98元/噸,其中含鐵料降本34元/噸、燃料降本71元/噸、鐵前加工費降本7元/噸,降本成效顯著。(漢鋼公司 何光釗 鄧鐵拓)